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播放,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,手机av看片,日韩第一页在线

分網
當前位置:關注森林 > 地方林草動態(tài) > 云南 > 正文 站內導航
[]

城市里的"白頭"歌唱家——白頭鵯

媒體:微信公眾號:國家林業(yè)和草原局  作者:內詳
專業(yè)號:鶴慶縣林業(yè)和草原局 2025/5/23 14:53:37

城市里的"白頭"歌唱家——白頭鵯

城市里到處都能聽到它的歌聲

樹叢中那個頭頂“白發(fā)”

活波好動的小家伙

或許你每天都能和它偶遇

它就是——白頭鵯

白頭鵯是雀形目鵯科鵯屬的小型鳴禽,別名白頭翁、白頭婆、中國鵯等。

01

不是天生的"少年白"

白頭鵯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“白頭”,頭頂后方有一塊明顯的白色羽毛,就像人類的白發(fā)一樣,因此得名"白頭"鵯。

不過可別被它的"老成"外表欺騙,這撮白毛不是與生俱來的,幼鳥階段,頭部羽毛并不呈現(xiàn)白色,而是整體呈灰褐色或橄欖色。

逐漸成長中,頭部白色羽毛首先從頭頂后部開始顯現(xiàn),并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擴展至枕部,最終形成成鳥特有的白色枕環(huán)。白頭相當于它的“成年禮”。

它們眼睛周圍有一圈不明顯的白色細紋,像是精心描畫了眼線。

最有趣的是它們的黑色喙基部有兩簇細小的羽毛,像是留著兩撇小胡子,配上那撮標志性的"白發(fā)",活脫脫一位鳥界的小老頭形象。

02

城市化的成功典范

白頭鵯有著極強的環(huán)境適應能力,成為了鳥類中城市化的成功典范。

不同于許多因城市擴張而數(shù)量銳減的鳥類,白頭鵯反而在城市化進程中擴大了棲息范圍。

從茂密的森林到城市公園,從校園綠地到居民小區(qū),甚至繁華街道的行道樹上,都能發(fā)現(xiàn)它們的身影。

這種適應性使它們的分布范圍不斷向西、向北擴展,如今在中國大部分地區(qū)都能見到這位"白發(fā)"歌唱家。

03

多才多藝的歌手

白頭鵯的鳴聲洪亮,清脆、悅耳,復雜多變。它們喜歡在枝頭歌唱,歌聲能響徹云霄,穿透力很強。

它們喜歡選擇制高點(如樹冠頂端、路燈桿)作為鳴唱站,通過反復鳴叫建立聲學領地。

觀測記錄顯示,繁殖期雄鳥每日鳴唱可達200次以上,每次間隔約15秒。

春秋遷徙季的鳴聲頻率最高,城市種群已適應在人類活動噪聲中調整鳴叫頻率,這種聲學適應使其成為城市中最易辨識的鳥類鳴聲之一。

還有研究表明,城市中的白頭鵯會調整鳴叫頻率和音調以應對環(huán)境噪音,這種適應性行為令人驚嘆。

清晨和黃昏是它們最活躍的歌唱時段,有了它們,我們的城市也增添了更多自然生機。

04

不挑食的美食家

白頭鵯是典型的雜食性鳥類,它們的菜單隨季節(jié)變化而調整。

春夏

春夏季節(jié)主要以昆蟲為食,包括蚜蟲、飛蛾、甲蟲等。它們會靈活地在枝葉間跳躍,捕捉躲藏的昆蟲。

秋冬

秋冬季節(jié)轉向植物性食物,尤其喜愛各種漿果和小型果實。城市中的女貞、冬青等觀賞植物的果實是它們冬季的重要食物來源。

在一些公園和居民區(qū),它們還可能會取食人類丟棄的面包屑、水果等。

05

盡職的父母

每年3-8月是白頭鵯的繁殖季節(jié),它們通常會產2-3窩卵,每窩3-4枚。它們的筑巢選址十分講究,喜歡選擇常綠闊葉樹或灌木叢中,高度1-5米不等。

雌鳥負責筑巢和孵卵,雄鳥則擔任警戒和喂食任務。

幼鳥出殼后,父母會不辭辛勞地往返覓食,每天喂食次數(shù)可達上百次。

約兩周后,幼鳥就能離巢,但還會依賴父母喂養(yǎng)一段時間。

在城市環(huán)境中,白頭鵯有時會利用人造材料筑巢,比如塑料繩、紙片等,充分利用好人類環(huán)境。

這位城市里的"白頭"歌唱家,讓我們感受到了適應與共存,或許這才是城市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樣子。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NGiVOJUltUj9zTzVkK7Nbg

閱讀 138
版權聲明:
1.依據(jù)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(fā)布的原創(chuàng)作品,版權歸發(fā)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(fā)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(fā)布者按照互聯(lián)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無商業(yè)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
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
  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
  聯(lián)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
  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
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(jù)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刪除侵權作品。